2021年10月31日 星期日

Vespa的真正性能車:T5

之前寫過三篇有關台灣PX的介紹,其中有提到PX發展出的分支T5,我們今天就來介紹外國和胎灣的T5,有關PX 的介紹請移駕下列文章:

第一篇介紹了台灣PX的點火方式、排氣量及車型名稱:
P series:台灣PX聖經(1)

第二篇介紹台灣PX的各型各代外觀特點和生產廠商及民間俗稱外號:
P series:台灣PX聖經(2)

台灣PX的特殊引擎、電發、自混及公司/社外車台的判別方法請看這篇:
P series:台灣PX聖經(3)

在PX生產之後,鐵除少量進口的COSA,T5可以說是在台灣最終的打檔vespa。相對於PX來說,T5的造型也許乍看之下不這麼討喜,但它的外觀設計的確反映了上世紀八零年代方正的設計語彙與線條思維

在台灣的T5跟國外有所不同,也有人常把T5跟所謂「大馬力」混淆。到底T5是什麼?我會用以下條目探討:

一、正宗piaggio的T5
1、車型特點
2、外觀特點
2、歷史地位
3、產品分期

二、台灣的T5
1、引擎
2、外型


一、正宗piaggio的T5

1、車型特點

1985年,piaggio推出全新的車款,是搭載名為「T5」,排氣量125cc引擎的車子。因為這顆引擎汽缸有五個進氣口(5 Transfer ports),所以被命名為T5。國內偉士牌「大馬力」引擎雖然同為五孔進氣,排氣管接口也是兩支螺絲固定,但國內的排氣量為150,所謂的「五孔」長的也完全不一樣(關於台灣大馬力引擎可參看文章開頭的連結第二篇)。這棵T5引擎雖然只有125cc,但因為進氣道全新設計,加上比原廠PX200化油器SI24/24E性能還好的Dell'Orto SI24/24G,讓T5引擎的性能超越PX150直追PX200。

左邊為piaggio正宗T5 125汽缸,右邊為台灣偉士伯跟工研院開發的「大馬力」150汽缸,可以看見雖然同為五孔,但氣道大小跟形狀完全不同,台灣大馬力也許性能不錯但真正的T5更強

右邊是T5專用的Dell'Orto SI24/24G化油器,左邊是PX200也就是台灣P180D及rally200用的Dell'Orto SI24/24E。外觀上24/24G比24/24E要來的短,所以用的空濾是不能通用的。24/24G的性能較好的原因並非化油器本體比較短,讓進氣更有效率外,據說內部的氣道設計做出類似文氏管效應也是原因之一。許多偉士牌老車車主選用24/24G做改裝化油器。

T5這顆引擎配備一顆缸徑Ø55mm行程52mm的汽缸,這顆性能強勁的汽缸實際排量僅有123.5還不到125,再再證實了在二行程引擎的世界裡,主宰引擎性能的關鍵往往不在排氣量,而是進排氣效率。
仔細觀察上面貼出的T5汽缸會發現顏色不太一樣,因為T5的汽缸是鋁製缸,原來這顆汽缸的工藝大有來頭:
相信大家都有鋁質量比鐵輕的概念,但過去氣缸為什麼都用鐵製呢?因為鋁質較軟,同質不適合做高速磨擦(
Friction pair,中文叫摩擦副),所以過去工業上都用鋁缸打鐵缸套做為引擎輕量化的折衷方案。然而保時捷在1973年的911 RS 2.7上使用了一種先進的方法,就是將溶於鎳的矽碳化物(一種比鋼還硬的陶瓷)電鍍在鋁缸缸壁上,而這層電鍍厚度竟然只有10條(0.1mm),這樣缸壁就能比鐵缸還硬而且又跟鋁缸一樣輕。更重要的是,因為裡面有矽,有利於高速磨擦,所以氣缸能有更好的性能表現,所以911 RS才能以氣冷之姿幹掉其他水冷性能車。當然這做法也有致命缺點,就是電鍍塗層怕「硫」,曾有BMW五系列的M60引擎使用這樣設計,加上當地(當然包括台灣)汽油油質不佳,就造成塗層損害而漏氣的狀況。
這樣的塗裝技術,被稱作Nikasil (Nickel Silicon Carbide) ,也是後來所謂「陶瓷汽缸」的始祖。而我們正在介紹的T5氣缸,使用的正是這種Nikasil的技術。你能想像現值超過新台幣一千三百萬的1973保時捷911RS的引擎技術在1985年被運用在一台VESPA上嗎?足見這顆引擎有多厲害!

2、外觀特點

T5有一顆很厲害的引擎後,piaggio也幫T5設計了全新外觀。1985年的設計審美,早就遠離60's太空時代的圓潤,又尚未進入九零末的流線,所以方正帶稜角的語彙就是當年的流行前線。

1985年的設計最前線,Mercedes有190E;藍寶堅尼有Countach;保時捷有944;Honda有CRX。在那個年代稜稜角角、方方正正就是設計真理,現今看來還是很時髦並且具有時代標識度。

所以基於PX的車台改造,在PX車台屁股部分和上一塊版件,讓原本帶有弧度的屁股略顯方正,T5專用的坐墊後方一個直線與車台後方連成一個直線,充分顯現了八零年代剛硬的美感。車子前視角看過去,方正大燈的上面有一方型小風鏡,下面是比PX滑順的喇叭鼻,接著是明顯比PX小而富運動感的土除,這個土除和喇叭鼻也成為PX拿來改裝的熱門項目。整體外觀乍看之下略顯不習慣,但她的確忠實訴說了那個年代的美好,充滿線條的設計表情,也勾勒出她與眾不同的性能取向。
首次使用塑膠龍頭上下蓋,中間包覆了鐵製的車把手,車把的固定方式也一改VESPA傳統用一支螺絲逼緊龍頭的方式,而是像現代速克達班以珠碗鎖緊龍頭。龍頭上裝置的碼表,除了燈系指示燈,電子時鐘和轉速表也成為標配,轉速表又因地區不同而有指針表和液晶表兩種表現方式。
視線隨著儀表向下,置物箱跟PX相同,在置物箱的上方新增一個塑料的置物盤。國內常被裝在PE上放檳榔和香菸的盒子,原來是來自原裝T5的貼心設計呀!而置物盒上的貼紙字樣,則訴說了一個不凡的故事:「pole position」

原裝T5碼表的轉速有兩種呈現方式

圈內就是出廠就有的pole position字標


3、歷史定位

T5肯定是世界上跟F1有過最多連結的機車。故事要從一位叫做昂貝朵·阿涅利 Umberto Agnelli的義大利名人說起,他的爺爺喬瓦尼·阿涅利Giovanni Agnelli在1899年時創立了Fiat飛雅特集團。昂貝朵做為飛雅特最大股東的家族嫡系,雖然沒有長期掌握經營權,但在他2004年過世時,富士比的富豪排行榜他名列68名,財富可見一斑。昂貝朵在25歲時(1959年)跟Piaggio集團的繼承人唐娜( Donna Antonella Bechi Piaggio)結婚,這兩大集團聯姻就彷彿現今偶像劇般。而在1969年,飛雅特集團買下一半的法拉利股份,至此,Vespa跟Ferrari,竟成了遠房親戚。此前法拉利已經多次獲得F1總冠軍,法拉利車隊上開始有飛雅特的logo,Piaggio vespa也成為法拉利車隊的贊助商,會出現在場邊以及車手的身上。被法拉利創始人Enzo Ferrari視為兒子的車手Gilles Villeneuve及同為法拉利的車手Didier Pironi,這兩個優秀車手身上都有Piaggio vespa的logo。他們兩人可以說是摯友,但在他們之間在F1賽車史上有一段悲傷的故事,我認為很適合拍成電影,情節應該不輸決戰終點線,有興趣的可以搜尋看看。

法拉利車手Gilles Villeneuve ,手臂上有VESPA臂章


法拉利車手Didier Pironi,右胸前也有VESPA布章

1984年起,Piaggio進一步贊助F1賽事。在賽車運動中,排位賽成績第一或的選手能在正賽中第一個發車,這就被稱作桿位(pole position),這是整場比賽的最佳優勢,而piaggio贊助的項目,就是頒發所謂的桿位獎品給每一場取得桿位的選手,而獎品就是一台嶄新的Vespa。這樣的置入行銷如果是現在實行,那應該是天價。電影《決戰終點線》是賽車迷不可錯過的大螢幕作品之一,電影中Niki Lauda在現實中Brabham的隊友Nelson Piquet在1984當年竟拿下九次桿位,這是非常了不起的事。也意味著他拿了九次Vespa提供的pole position獎項:九台新車。

1984年Nelson Piquet拿下的F1九次桿位


而這樣的成就。也讓Vespa找Nelson Piquet出了一系列冠名的Vespa改裝晶精品,這些精品除了F1迷之外,現在在VESPA玩家中也算是夢幻逸品,因為這些印有F1車手簽名的原廠改裝精品,可以算是空前絕後了。

Nelson Piquet獲得的pole position獎品之一:一台PK

印有Nelson Piquet簽名的椅墊、PX頭罩及輪蓋。別懷疑這些都是原廠改裝品。

這是台北車友賴的PX交通車,上面就裝著造型特殊的夢幻逸品Nelson Piquet簽名椅。

Piaggio Vespa這樣的贊助讓piaggio在隔年推出的順勢直接冠以pole position的名字,這台車就是本篇的主題:Vepsa T5 125。


廣告上也直接在車名後冠pole position字樣。其中nuova是義大利文全新之意。


永遠的車神Ayrton Senna,洗拿是一個不論看不看賽車的人都該知道的名字,他是巴西的天才F1車手,在McLaren中拿了三次世界冠軍,在看到1993年的威廉士車隊開發主動式懸吊及評估其他因素後,1994年洗拿從麥拉倫轉到威廉士車隊,但1994年主動式懸吊竟遭到賽會禁用,所以他當年就沒有很好的成績。1994年5月1日在義大利聖馬利諾站跟當時的後起之秀舒馬克苦戰中意外喪生,造成全世界車迷永遠的痛。而過幾天後,一台白色的VESPA送到洗拿的家,因為,在前幾天的4月30號,洗拿才拿到了他此生最後一個桿位,而這台VESPA是他在一生在賽車場上最後的獎項。


永遠的車神洗拿獲得了很多的Vespa的pole position獎,甚至已經塞滿他的車庫

至此,我們了解到T5在那個年代,有著最流行的外觀,先進的動力表現,以及F1每場都會出現的超高曝光度加持,成就了這台車永遠無法替代的歷史地位。因為以前從來沒有,以後也不會有任何一台Vespa,跟賽車這麼近,跟F1這麼近,跟世界冠軍這麼近。

4、國外T5產品分期

1985-1992年T5 Mark 1:就是我們剛剛一路介紹的T5,有著T5 125引擎及T5車台。
1992-1999年T5 Classic:T5 125的引擎,但換成PX的外觀、PX的車台販售的車款。
1999年T5 Millennium:在T5停產前夕,Vespa生產了400台有碟煞的T5 Classic,並在面板上貼有Millennium銘牌,置物箱上也有400分之幾的限量編號。
T5 Millennium的銘牌及限量編號



二、台灣的T5

台灣的T5於國外T5上市的隔年,也就是1986年上市,但台灣的T5搭載的並不是T5 125引擎。國外T5指的是引擎,因為T5引擎PX外觀的被叫做T5 Classic,台灣搭載PX引擎T5外觀的卻叫T5,這是完全不同的邏輯。簡言之,台灣的T5就是有T5外觀的PX150E,但除了一般引擎外,也有同為五孔進氣的大馬力引擎。

1987年的T5型錄圖片來源:老機車.老報導.老廣告



1、引擎
台灣的T5前期裝載的是PX150E的引擎,自混電發都可以選,從1992年偉士伯與工研院共同研發的大馬力引擎後,T5也也搭載大馬力引擎,與PX150E引擎的T5並行於市場。大馬力T5都是自動噴合機油的引擎,電發則可以選配。所以,過去部分車有T5就是大馬力的觀念是不對的,在台灣,T5只是一個車型外觀。
雖然如此,但大馬力為1992年初登場,不難想像當時研發人員有參考T5 125的五孔進氣合排氣管設計來設計大馬力,所以如果要說在台灣,大馬力是性能版的vespa,我想大家都是沒有意見的。


2、外型
台灣T5外觀基本與國外相同,方燈小風鏡,用板件讓屁股線條成為直線連著椅墊下斜一氣呵成,運動感小土除和鼻子也都一模一樣。
台灣T5碼表取消了轉速表跟時鐘,功能上跟PE一樣,大大型的錶面讓時速判讀更容易。
T5取消傳統vespa腳踏條的設計,改為三片踏墊;前西裝面板下方有下導流設計,連接到車台中段與腳踏側邊連接收尾。置物箱上方塑料置物盤也跟國外T5一樣,但就沒有pole position的字標囉!


台灣T5的外觀與國外相同


下導流的後方與腳踏墊側邊結合相互固定。

台灣的T5碼表不像國外有轉速表及時鐘

置物箱上的置物盤少了國外pole position的字牌,但同樣實用,P系列可流用

台灣的T5數量底一般PX150E少,所以車台全都是原廠的,不用擔心買到副廠車台的狀況。另外文前有提到,T5其實是用PX車台去改款的,所以T5的車台只要把屁股後方板件解焊,就是一個PE車台了。不過雖然非常簡單,但我其實沒有鼓勵車友們拿T5去改成一般P,因為T5把方屁股拆掉只是一瞬間的事情,但要把一台P變成T5卻很困難。

看照片裡藍色框框中的版件接縫,很明顯的是由P車台加上去的,只有拆掉這塊就變成一台P了


T5因為後方有鈑件微微加長,所以椅墊跟一般PX並不通用,但台灣早期社外椅墊都把T5寫成「TS」,可能是擔心侵權問題,但問題是「T5」二字根本沒有被註冊啊!TS也每每成為大家開T5玩笑的材料。

配合T5後方線條的尾燈,還有謎一般的「TS」座墊🤣🤣🤣



T5最常拿來被一般P留用的,就是運動性的土除和喇叭鼻,這兩樣東西都是不用修改直上的。下導流則可以肩擔修改流用。喜歡運動感的P車友也可以參考看看。

短鼻子小圖除


台灣的T5龍頭上下蓋也是ABS塑膠製品,內部龍頭有分前後期兩種:前期的T5跟國外相同,是以珠碗逼緊;後期改回傳統一根螺絲側向鎖緊。這兩種方式其實無所謂好壞,有些人說用珠碗鎖的容易鬆或容易壞,但現在一般速克達不也都是這樣固定嗎?其實只是一種習慣。要從車子外觀區分這兩種龍頭座,最容易的方式就是看龍頭下蓋脖子上有沒有開螺絲孔,孔內如果有鎖龍頭的大螺絲就是後期的。

下方是T5原本的龍頭座,上方是改款後的龍頭座。原T5是用珠碗鎖緊,側面有螺絲孔的是新款

1987年的T5型錄圖片來源:老機車.老報導.老廣告




這是1993年電發大馬力T5的出廠證,發票顯示新車當時要六萬出頭,發票上所謂配件就是肚邊和土除的保桿。


T5在台灣絕對是最被低估的偉士牌車種。T5的外觀在過去沒有被玩車的人重視,但其實跟圓燈的PX比較起來,方燈更容易營造運動感,車子只要幾經點綴,T5絕對也能玩出很帥的感覺!


特別感謝:小賴跟小安,因為我用了你們車子的照片



2021年10月25日 星期一

P series:台灣PX聖經(3)

這是台灣PX系列的第三篇也是最後一篇。

第一篇介紹了台灣PX的點火方式、排氣量及車型名稱:

P series:台灣PX聖經(1)

第二篇介紹台灣PX的各型各代外觀特點和生產廠商及民間俗稱外號:

P series:台灣PX聖經(2)

還沒過的車友請移駕去上述網址參考。

今天這一篇算是一系列裡的重頭戲,我會介紹台灣PX的特殊引擎、電發、自混及車台的判別方法。

七、特殊引擎

「大馬力」

除了一般125150180引擎之外,還有同為150排氣量但形式不太一樣,俗稱為大馬力的引擎。

大馬力引擎與一般px150e不同,是台灣偉士伯與工研院合作開發。其最大特點是五孔的氣道,與一般pe的三孔氣道不同。除此之外,汽缸天柱位置及引擎內部潤滑稍有不同。而這個五孔氣道的設計讓進氣效率比一般PX150引擎好,坊間甚至有150能跟180拼博的說法,也就被暱稱為「大馬力」。而這顆被稱為「大馬力」的引擎從1992初登場到1998謝幕都有生產,有被搭載在pe也有被搭載在T5的車台上。因為是偉士伯跟工研院改良的系統,所以是台灣特有款,改良的目的是為了讓進氣效率更好,以達到省油環保的需求。有一說是偉士伯跟工研院機研所合作,目的其實是取得政府對於產業開發的補助。補助我相信很有可能有,但改良出一顆不錯的引擎也是事實。

大馬力的引擎不一定有電發,但都是機油自動混合的,如果沒有自動混合,那就是被前人閹割掉。有關自動混合本篇後面會說。大馬力的空濾盒上蓋有凸出,同樣的蓋子也出現在vespa二行程檔車最終改款的COSA上,所以猜測是流用COSA的上蓋。大馬力因為自混,所以化油器是用自混版的,上蓋跟一般自混PE自混可以互換。

大馬力的空濾外蓋凸出。

國外的t5引擎雖然也是五孔氣道,但跟國內「大馬力」的五孔進氣是不同的,台灣並沒有原生的Piaggio正宗螺旋進氣的t5引擎,而T5除了裝載「大馬力」引擎外,也有一般的pe引擎,這些我留待T5專章再談。

大馬力的五孔汽缸
圖片來源:車友頌ㄟ的部落格 Vespa Sth. Someting [偉士啥玩意!] by omegamma @ Taiwan


「大馬力」引擎從外觀判別,就是汽缸排氣口:一般的偉士牌排氣管是圓形插到汽缸排氣口,而大馬力是兩支螺絲固定。可見下面比較圖。

「大馬力」是早前玩家趨之若鶩的引擎,因為他價格比p180d便宜,卻有著比一般150好的性能表現。但因為產量較少,又與其他vespa都不通用,在vespa車種越來越式微的本世紀初期,就停止生產大馬力的引擎零件,到大概十年前,大馬力的汽缸變成稀有貨,全新汽缸活塞甚至叫價到近萬元,維修的不便一度造成大馬力引擎不如過去受歡迎。

一般vespa的整理維修,會先考慮搪缸,沒辦法搪缸才換汽缸,但因為「大馬力」的數量少,所以沒有廠商為它生產專用活塞,而流用的活塞因為設計不同容易在後續造成問題,所以一般就流傳「大馬力不能搪缸」的說法。其實不是不能搪而是活塞不容易處理。

當時大馬力汽缸有多難處理?有興趣可以看這一篇:vespa 大馬力爭奪戰 @ 台灣 (PX150E PE PX 150 大馬力)

當然坊間過去還是有土炮處理活塞去解決無法搪缸的問題,但畢竟是少數無法成為主流。從十幾年前到前陣子有這麼些年,很有可能是從溢泰阿仁開始,維修大馬力汽缸的方式是換polini改裝汽缸,但我總覺得那與一般pepolini改裝缸意思一樣,某種程度是不是失去了所謂「大馬力」的意義。但好在因應市場,有車友將大馬力汽缸的加大活塞量產,從此大馬力維修也不是大問題了。


左圖為一般PX150E引擎,右圖大馬力引擎的排氣管固定是以兩支螺絲直向固定。

大馬力原廠汽缸罩上的貼紙,提醒車主火星塞規格。


V6」引擎

其實v6並不是vespa更不是p系列,但提到「大馬力」這顆台灣研發的引擎,就不得不帶到性能強勁的V6

其實比雅久V6在販售的時候,羽田早已已和piaggio原廠結束合作,所以說起來v6這台車並不能算vespa,它以比雅久自行研發的進氣系統創造比原vespa良好的性能,然後參考(其實就是抄襲啦!如果是今天piaggio絕對會提告)T5的外觀成為比雅久v6,當時即以性能為訴求打入市場,但畢竟品牌的影響力還是很大,失去piaggio原廠的加持加上台灣偉士伯以「偉士牌」三字深植國人心中暗,v6即便擁有不凡身手,卻無法實際反應在銷量上。

V6的汽缸跟大馬力一樣也是五孔進氣,但將一般vespa將化油器裝在曲軸箱上並以曲軸閥進氣,改成將化油器掛在汽缸上併以舌簧閥進氣,這樣的進氣效率讓性能比傳統vespa進步不少。

坦白說我個人沒有騎過v6引擎的車,但汽缸進氣是現今有些改裝品的設定,而蛇簧閥更是vespa性能改裝幾乎都會選擇的進氣方式。想像一下,台灣在三十幾年前出現的v6vespa改裝較成熟的十年,有這麼十幾二十年,一台原廠的v6就有大家想做也做不到的改裝效果,是不是很厲害!

V6的廣告,新男人主義

V6的廣告,新男人主義

V6的廣告,新男人主義

(V6引擎的實拍圖還在等淡水特派記者的回傳,稍晚會補上)

 

引擎迷思

以下是我個人意見:像是大馬力、V6這些改良型引擎,性能的確比原vespa引擎性能要好,以原廠車來說,他們的表現真的可圈可點。但有時因為這樣的車購得成本比較高或零件比較難取得,那麼追求這些引擎就變得不一定必要了。這些引擎價值在性能表現而非收藏價值,但單就性能來說,現在百家爭鳴的改裝市場,要超過原廠大馬力或原廠V6引擎的表現的改裝品,可以說實在蠻容易的,所以這些引擎對我來說的珍貴,反而是紀錄了台灣機車史的發展軌跡的一步步,真的要車會跑的,有更多表現超群的改裝方式可以選擇,倒不用對這兩顆引擎有著過度的吹捧或追求。

 


八、其他:電發自混與車台判別

一、電發:

PX150E上首次出現電發及自混的選配,電發跟國外規格一樣是以馬達帶動電盤來發動,在車身標牌上會有一小行「elestart」。



這是我的T5大馬力,圈起來的就是啟動馬達,啟動方式是馬達透過電盤風扇上背面的齒輪帶動區軸啟動引擎。
電發風盤的背面帶齒輪,啟動馬達轉動齒輪帶動曲軸來發動引擎。

二、自動混合:
Vespa老車的自動噴合機油是機械式的,由齒輪帶動吸入機油。原裝及美規的自動混合在七零年代就已經廣泛搭載包括sprint v及美規rally200上,而台灣的自混是在1984年的px150e才開始搭載。原裝自混的機油壺上有一透明視窗,會凸出於油杯開關下方,方便查看機油量。台灣自動噴合機油的機油箱樣式則跟vespa原廠不同,沒有機油視窗,整體設計也不同,是自行開發,下方塑膠管用久斷裂,這是通病無一例外,裂開後會造成機油洩漏,進而造成噴合量不足而縮缸。有些機油管由於年久無檢修有裂痕,吸入空氣導致機油量不足而縮缸。因為這兩個原因讓坊間有「自混容易壞」的說法,其實不是自混壞,而是機油箱管壞

自混rally200的機油視窗,原裝PX的議論形式也相同。

機油自動混合的化油器與一般手動混合的不同,但不一樣的地方並無關「性能」,而是自動混合的「功能」,有一機油孔。配合自混化油器,空濾盒也有所不同。大馬力的自混空濾上蓋跟一般PE自混上蓋外觀不同但可以互換使用。

下方是自混化油器,比對上方一般化油器可以看到,紅框內可以看到一根噴合油管,下方即是自混齒輪機構。

除了大馬力一定是自動混合外,自動混合的「自混和電發分別存在於一般PE、大馬力及T5當中,也可能只有一樣而非兩樣都有,在當初購車時就是價格的差別而已,所以用電發或機油自混來判斷車款是不準確的。


可以看到這台車油箱蓋有一個空洞,那本來是自動噴和機油的機油加油處,但也因為機油箱壞掉,自混機構就被長輩廢除了。

二、社外車台?原裝車台?

被稱作「車台」的是vespa的骨架(frame),因為vespa的的設計,骨架跟西裝面板跟外觀是一體的,除了肚子(panels)和土除,其他算是一體成型。

社外車台是什麼?

PE上市後,在只看引擎號碼的台灣VESPA維修市場出現了一種超完美服務:無論你騎的是Sprint還是鴨母,或是PX撞到壞了,車行都能跟零件商叫來一整個完整車台,車台上連前叉跟配線都已經預裝好,客人車子早上牽過去,付了新台幣8,500元後,下午就能牽回一台外觀是最新款PE的車了,當然,引擎還是那顆原本的。這樣的服務,一定程度打擊了偉士伯新車的銷售量,也讓不知道多少台鴨母跟S甚至更稀有的車台灰飛煙滅。按照過去台北阿海師的回憶,在他個人手上丟掉的光鴨母車台起碼50100台。而這些隨叫隨到的車台,就是我們說的社外車台。
而當年車行幫客人換一個全新的社外車台,上面有新的土除新的箱子新的烤漆新的線組開關大燈碼表,除了前叉是零件商找二手替換之外,其他都是新的,客人需要連工帶料付出多是錢呢?以台北市知名經銷商來說,是收新台幣8,500~11,000元,車行成本為三千多元。現在看來,無論是這個服務的內容或是金額,看起來都很不可思議。換車台這樣服務,一直持續到et8上市的1998年還有出現,隨著PE跟T5停產,換車台才消失在市場上。
而社外車台的出現,有一說是因為偉士伯增加產量卻不及擴張產線,把一些重要機件如車台的生產都外包給下游廠商,這就讓外面廠商掌握了製造車台的技術。對於這樣的說法其實我有點懷疑,因為即便沒有授權或外包,只要有利可圖,汽機車零配件市場本來就很多非原廠的「市面零件」。

社外PE車台明顯比較輕,固定肚子拉桿因為公差大很容易彈開,所以會看到老一輩的師父在某些椅墊螺絲裝U型的鐵片勾住兩邊肚子拉桿。按照車友們(包括我自己)的騎乘經驗,社外車台騎起來鋼性似乎比較差,簡單講就是散散的,據說是因為焊點工藝較差的緣故。但社外車台也不是沒好處,因為車台較輕所以天生輕量化,我自己的比賽車就是前車主用社外車台加強焊點打造,加上我做的車身強化,即便是在賽道上極限操駕,剛性都比原廠車台有過之而無不及。

這是我的比賽車,車身經過強化後,在激烈操駕下剛性更勝原廠車台。
相信我,只有在賽道上的操駕方式跟一般道路的需求是完全不同的。
但剛性雖然可以補強,非原廠的事實卻無法改變。

判別台灣P系列的社外和公司車台的方法

  1. 要認定公司車台的容易的方式就是阻風門(Q鈕)拉桿與油杯開關旋鈕在一直線上與地面垂直,直列於坐墊下方車台接縫處。而社外車台的阻風門拉桿跟油杯開關呈左右直線與地面平行,各處於車台接縫的兩側。這是最容易判別的方法。
  2. 公司車台於備胎架上會有繼電器的預留支架,不管電發與否,只要公司車台必定會有此支架。
右邊社外車台阻風門拉桿跟油杯開關呈左右直線與地面平行與左邊呈現垂直明顯不同

原廠車台在備胎架上會友繼電器的預留座,如圖中紅框內。

但以下狀況是例外的判斷方式:

  1. 1984p系列的自動噴合上市,包含PX150EP180D都有自動混合的版本,而在1984的自動混合版本的風門跟油杯的排列也是左走橫向排列,但這是貨真價實的公司貨,但隔年就改回正常的直向排列了。
  2. 在第一批「大馬力」上市時,台灣偉士牌取消了油杯開關,可能因為油錶就能顯示油量,但這樣的改變馬上就被改回來,一說因為這個設計讓修車是師傅在倒車時油杯沒辦法關,汽油往往流滿地。而這個沒有油杯開關開孔的設計,除了短暫出現在PE大馬力上,也出現在T5大馬力上過。而這樣的車台通常都是配上自動噴合機油的車。
  3. 後期的大馬力車台又有另一個狀況,就是油杯開關一樣置中在接縫處,風門拉桿卻偏向引擎邊,也就是看上去風門拉桿在油杯開關的左上方。這樣斜置的設計也是台灣原廠車台。有一些後期台灣偉士伯公司賣出的公司車台也是這一批。
  4. 後期大馬力在前箱內有一個除了主鎖頭之外的龍頭暗鎖,只要手套箱內有龍頭暗鎖皆為原廠車台。

所以,用座椅下阻風門拉桿和油杯開關位置判斷:成一直線為原廠,成一橫線為副廠,只有阻風門或斜置的也是原廠。副廠車台因為更換快速便宜,所以數量很龐大,建議大家烤漆整理之前記得確定是不是原廠車台,如果不是就買一個原廠車台再來整理吧。

這是一台1995年的大馬力,請注意風們拉桿從中間移到偏引擎邊。但雖然不是直向排列,卻也非橫向排列,相對位置是斜的。圖片來源:旋轉拍賣


車台上的六角桃鋼印

有車友會以車台是否有六角桃鋼印做為判別原廠車台的方法,但這種方法不一定準確。六角桃鋼印會位於車台引擎側,肚子前方的側面,約為變速線上方。約在1988後的PE公司車台有此鋼印,此鋼印是台灣偉士伯發明,外國車台沒有這個做法。但在1988前的公司車台沒有鋼印,同時依照修車師傅表示也有看過有鋼印的社外車台。所以上述已有許多方法可以判斷車台是否公司,所以建議不用以有鋼印與否判斷公司社外,以免誤判。另外閒談:台灣的監理制度早期是不用登記車身號碼的,所以台產車台照說沒有車身號碼,但我之前的P180D前車主換過跟台灣偉士伯買的全新車台,車台上有六角桃標,所以為台製車台無誤,但卻有車台號碼,所以猜測當時台灣偉士伯應該有生產車台出口,這也是一件趣事。

所謂六角桃鋼印就是車台引擎邊的這個LOGO
圖片來源:露天拍賣

至此,我寫了三篇文章介紹台灣PX,雖然寫了接近萬字、拍了很多照片及蒐集很多圖片資訊,希望對於後續想玩PX的車友有幫助。後續有關偉士牌的文章還正在進行中,敬請期待。

特別感謝台北溢泰車業阿仁師、台北亞原工坊小凡師。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讓我知道,謝謝。

延伸閱讀:

P series:台灣PX聖經(1)

P series:台灣PX聖經(2)

P series(一)--vespa new line VESPA P series

 

2021年10月20日 星期三

P series:台灣PX聖經(2)

 上一篇介紹過了台灣PX的點火方式、排氣量及車型名稱,還沒看過的車友請先移駕過去看:

P series:台灣PX聖經(1)

台灣PX的特殊引擎、電發、自混及公司/社外車台的判別方法請看這篇:

P series:台灣PX聖經(3)

同時之前寫的vespa外國的P系列發展,也可以先去看看:

P series(一)--vespa new line

這篇我們會介紹台灣PX的各型各代外觀特點和生產廠商及民間俗稱外號。


四、外觀特點

一、P150X

p150x白金車種,龍頭為圓表,碼表不附帶油表,電門鎖位於碼表上方,龍頭鎖為舊款鎖頭,與px150e整合型鎖頭明顯不同。

P150X也就是被稱作PX的龍頭,碼表只有單純時速錶,左右兩邊分別為大燈和方向燈的指示燈,上方為電門鎖。

而前箱、肚子與備胎分為前後期,前期的p150x前箱細扁長,幾乎沒有置物功能,只有把方向燈座和線擋住的意義,這個小箱被戲稱奶奶箱。在奶奶箱的後面是如同s/sv一樣的備胎架及備胎固定方式。初期的p150x的左邊肚子也跟s/sv一樣是一個置物箱。而在奶奶箱之後,台灣vespa的備胎就永遠被收在肚子裡,再也沒有放在外面過了。

台灣前期P150X的前箱,幾乎零置物功能,備胎固定同Sprint以備胎架固定。

可以看見前期P150X的左邊肚子上有個蓋子,裡面就是置物箱,
這是台灣特有的設計,好不好看見仁見智。
請注意我這一台椅子換成px2000的,原本是分離座。

後期的p150x外觀就跟外國的px mk1相同(看本篇開頭有連結,可以點進去複習一下),龍頭跟奶奶箱相同,擁有正常尺寸但是比px150e薄的前箱,備胎放到左邊的肚子裡,兩邊肚子的固定方式與老偉士牌一樣,也就是銀色的拉勾勾住肚子上凸出的固定點,所以這一代的p150x被國內玩家稱為「雙拉勾px」。


圈起來的就是所謂的「拉勾」,兩邊都這樣所以就被稱作雙拉勾。



雙拉勾的前箱比較小且箱門也較小,文後會有比較圖。

如前述,雙拉勾的p150x外觀同外國px mk1,奶奶箱p150x則為台灣特殊款。我曾在東南亞看過奶奶箱,有可能是台灣早期報廢車出口過去。奶奶箱在台灣是初代出現的px,有些車友對它情有獨鍾,但就vespa發展史來說,它就是一個地方市場的獨有款,不收錄於族譜中。


奶奶箱P150X


而無論前後期的P150x,跟後續的px150e相比都有這幾個特點:

  1. 不附油表的碼表
  2. 在龍頭上獨立的電門鎖(所以一台車要帶兩支鑰匙)
  3. 較小但立體的尾燈
  4. 較小的前箱
  5. 長的不一樣的喇叭鼻頭
  6. 細心的前叉。
  7. 踏板龍骨處跟s相同為兩片「關刀」壓住橡膠墊
  8. 150x的油箱蓋附鎖,是用鑰匙開的,因為p150x的馬鞍是跟S形式相同,而px150e的分離座前座是有底座的,這個底座會覆蓋油箱蓋,鎖頭在底座上。
  9.  台灣P150X出廠時必定是分離座椅,長椅都是後來才換的

P150X的尾燈

井字柵欄的一體鼻頭,六角桃在柵欄上,上方有Piaggio的字牌。比較細的前叉。

龍骨踏板上跟老車一樣固定方式,是兩片關刀壓著三角格子狀橡膠墊。

與sprint / sprint V一樣的馬鞍前座,所以需要有附鎖頭的油箱蓋。


同為P150X的錶,剛開始鎖頭上方沒有貼六角桃標的凹槽,後來就有,交接處有人說是無燈框版本無凹槽有燈框有六角桃標,但我兩種都看過,所以不傾向支持這個說法。


奶奶箱 P150X出廠時車身上的電鍍底漆宣傳貼紙。

1980/11/19刊載於聯合報專用於速克達的風鏡廣告,圖中的車即為奶奶箱PX。
圖片來源:翻老報紙翻得要死的我


二、PX150E

1982年後px150e,基本的外觀一路到停產都沒有變過。雖然外觀跟p150x看起來差不多,但有更改一些小地方,而這些改變都基於功能性的改善:

  1. 備胎在肚子裡,兩邊肚子的固定方式改為椅墊下一個旋轉連桿去勾肚子,此一設計讓肚子拆裝變得很方便,而且因為分離座底座附鎖,蓋起來後就把肚子拉桿鎖住,等同防止肚子及引擎機件被竊。
  2. 碼錶為台灣特有的橢圓表,因為形狀像雞蛋型所以也被稱作「蛋錶」。錶內有油錶,大燈方向燈的指示燈整合在錶內,還新增了遠燈指示燈與預機油量警示燈給自混車用。同時期國外的px改成大圓錶,台灣則是獨有的蛋錶;台灣px150e的龍頭上蓋跟p150x一樣是鋁的,國外大圓錶的上蓋是塑膠材質。就功能性來說與大圓錶跟蛋錶並沒有什麼差別,為什麼台灣要開發不一樣造型的碼表跟上座,這是我多年的疑問,但還沒找到答案。
  3. 鎖頭整合成一個,集電門龍頭鎖於一身。後期有一配備被暱稱為大馬力的px150e在後期時除了主鎖頭外在前箱內還有另一個龍頭暗鎖用來防盜。
  4. 擁有比較後的前箱,箱蓋也明顯比較大。
  5. 比較大的尾燈,外觀變得平面。
  6. 長的與p150x不同的鼻頭。
  7. 粗心的前叉,前叉下方也比較粗,前叉性能明顯增強。
  8. 踏板龍骨處為硬塑膠的踏板。
  9. PX150E出廠可選擇分離座或長椅,長椅後方有印刷「偉士牌」字樣,這樣的原廠長椅被一家名為「大雄」的工廠製造社外品,因為賣的太好所以就被稱作「大雄椅」。

型錄上可以看到備胎跟後期P150X一樣放在肚子裡。
圖片來源:老機車.老報導.老廣告


椅墊拉開可以看到這兩個旋桿,往外扳開就能拆肚子,往內旋轉就鎖起來。因為在椅墊下不像拉勾暴露於外,就有防止肚子被竊的功能。


1982-83台灣PX150E初登場時,機油燈是右方向指示燈,兩顆方向指示燈分別表示左右邊方向燈,到1984自動混合上市後,不管自混與否都是用照片中這顆錶。蛋錶功能性其實很好,硬要挑毛病就是義大利沒有,只有台灣有。照片中可以見到PX150E龍頭上已經沒有電門鎖,都整合在龍頭鎖了。


跟P150X相比明顯較厚的前箱,門也比較大。

PX150E的尾燈變得較平面。

軸心比較粗的前叉,前叉骨比較粗。

PX150E的鼻子,鼻頭為橫向格柵,六角桃移到上方,piaggio標移到中間。

PE龍骨踏板改為一體成型塑膠片,以四支螺絲固定。

Px150E的分離座前座有帶鎖的底板,這樣一來就把肚子旋鈕和油箱蓋都鎖住,油箱蓋也就不用鑰匙了。

上方是P150X下方是後期P180D,可以看到鎖頭是不一樣的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PX跟PE許多不同處,包含龍頭、錶、前箱、腳踏三角墊

左邊的PX尾燈跟右邊p180d(外觀同PX150E)不同,台灣PE尾燈是自行開發,所以大部分玩家會換成老px或者px2000樣式。照片中也可以看到pe的方向燈要比px長一些些,這就是為什麼有時候買外國社外方向燈會不密合的原因,因為買到px用的。

三、PS150E

PS150E外觀除了龍頭外其餘皆與PX150E相同,售價倒是高了好幾千元。大燈為長方形,碼表形狀也不同。

PS150E的燈是方燈,但形狀上下邊差不多長,與NBL的倒梯形不同。

PS150E的碼表也長的跟一般蛋表不同,雖然功能一樣,但上方削平,形狀就像多啦A夢的口袋。

Ps150e的數量跟一般px150e相比算少,但因為是因應當時市場出現的產品,而且正規義大利並沒有此款,所以在如今玩家眼裡並沒有因為數量少而變得比較珍貴。

這報紙廣告裡有P150X和P125X,但已經有電子點火的車,可以想見這是1982交界時的廣告。但當時只有PS150E而沒有PX150E,原來圓燈比方燈早上市呀!


四、P180D

P180D生產於1979-1986左右,按照主要產品p系列150的生產時間,車台已經經歷了奶奶箱、雙拉勾及一般pe的時期甚至追上了T5上市,所以200cc的p180d也有這三種px、pe的外觀,甚至也有PS150E及T5的外觀,可以說是這P系列搭P180D都完全沒毛病。

世代交替時,可以見到左後方P180D有P150X跟PS150E兩種外觀

P180D也就是P200在外觀可以符合任何一台當時的P,那要如何分辨P180D呢?通常最容易的就是排氣管頭段的角度,200cc的汽缸排氣口微微向外斜,而150是往下。

因為出口向外斜,所以如紅圈所示排氣管會有彎曲要折回來,對比上面150的就看得出來。

另外,P180D的煞車腿比150長,內部的話汽缸散熱鰭片較大、原廠使用Dellorto 24/24化油器、前期使用鰭片彎曲的電盤風扇等等。

葉片彎曲的ducati製風盤,據說進風量較強,是搶手的絕版品。但我覺得現今改裝科技發達,更該在意的是電盤重量而不是差一點點進風量。

五、P150S NBL

P150S NBL是羽田經piaggio授權在台生產的px,與台灣偉士伯的p150x不同的是NBL採用的是方燈,形狀是倒梯形,並以方型頭燈這個特點與偉士伯的p150x拉出區隔。有趣的是據說NBL上市時羽田還沒做出新車台的生產線,所以車台是原裝進口,我個人覺得這個說法可信度挺高的,單看NBL西裝邊條是裝鋁壓條就跟偉士伯的白鐵條不同。按照這個推論,因為車台進口所以車台款式肯定跟國外px mk1一樣囉?果然不錯,就是雙拉勾車台。外觀其他的大致就跟p150x一樣。



P150S NBL的大燈是特殊的倒梯形

碼表也是大圓錶,整體佈局同P150X,馬鞍座也相同

備胎在肚子裡,也是小前箱,除了龍頭,基本跟P150X後期長的都一樣。特別的是車台據說是原裝進口的。

刊載於1980/12/29聯合報的比雅久NBL廣告
圖片來源:翻老報紙翻得要死的我


五、生產廠

除P150S NBL為羽田比雅久生產外,其餘所有皆為台灣偉士伯所生產。其餘所有獵人獵王飛豹等等中文車名,都不算是vespa只能算「類vespa」車款。特別提一下雷虎NBL雖然借用了NBL三字,但雷虎生產時羽田已與piaggio結束了合作關係,並且雷虎的外觀也是羽田自行設計,同樣也是類vespa而已。

偉士伯P150X跟比雅久NBL在上市時做的共同廣告,同時主推跟piaggio的血統純正性。另外有趣的是偉士牌下方有P200E的字樣,但上市時已改為P180D之名。

在結束與piaggio合作後的羽田,推出的比雅久機車已經不能算是vespa也不能有vespa或piaggio商標。羽田就開始在vespa面孔上設計自己的外觀。不得不提,當時這廣告上的小姐姐們,長的也太可愛了吧!

 

六、民間俗稱及外號

車友跟車行間取的暱稱,是口語之間方便溝通的指稱,但對於玩家以外的人,卻是容易混淆的原因之一,所以也大概說一下台灣車友的暱稱:

1.     大馬力:專指台灣偉士伯與工研院共同研發的一款改良型150引擎,主要特點是五孔進氣的汽缸。

2.     PX:區別PE以前的白金點火P系列,包含雙拉勾跟奶奶箱。

3.     PEPX之後的電子點火PX150E簡稱PE

4.     百八仔:P180D的暱稱

5.     NBL:比雅久 P150S NBL

6.     大圓表:指的是P150X的圓碼表

7.     蛋表:台灣PE的橢圓形碼表

8.     奶奶箱:台灣偉士伯的前期P150X,指的是細長小前箱,置物箱在左肚邊。

9.     雙拉勾:台灣偉士伯的後期P150X,原因是肚子兩邊都用拉勾固定,備胎在左肚內。


今天說到這邊,下一篇我會介紹台灣PX的特殊引擎、電發自混及車台的判別方法。

特別感謝台北溢泰車業阿仁師及台北亞原工坊小凡師。

特別感謝照片提供:車友彥廷、袁秉弘、劉文廣、林冠名,謝謝你們熱情相助。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留言讓我知道,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