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3日 星期三

A milestone of Vespa big frame--GS160 (3)魔鬼藏在細節裡之二

其實這篇草稿一兩年前因為太忙根本沒寫完,就擱著到現在,回來看到,先發佈了再說吧,有機會其他再補上。


寫在前面

老話一句,每個人對每樣東西的要求都不一樣,這無所謂好壞,更沒有對錯。也是一樣的原因,別人如何評斷你的車,那也就一樣沒有對錯了。
我們玩老速克達,對於老不老、原不原這種話題總是處碰到我們的敏感帶,在可能的範圍內追求某些東西原本的面貌,這是我們玩車的樂趣之一。

一台scooter來說,歸類於「消耗品」的東西很多,包含了引擎內部零件、輪胎、來令片、燈泡,以及所有會氧化的橡膠類,這些東西絕不在「原不原」的觀察範圍之內,除此之外,其他東西都可以任人吹毛求疵。大到車台,小到螺絲,就看你有多龜毛了。

但是一般來講,除了車台之外,有幾樣零配件常是我們觀察一台車的重點,它們要不就是面積很大,要不就是在很明顯的地方。而這樣的道理因為舉是皆然,所以很多老品的價格常被炒到很高。總的來講,大燈、尾燈、碼表、椅墊、喇叭這幾樣最好觀察的是不可錯過的,其他如mark、拉桿、開關、鎖頭等等,也常是發燒車友們注重的地方。

上次介紹了GS160的前箱、前箱鎖頭和喇叭,繼續我們來看其他東西。


尾燈

基本上除了德版之外,GS160的尾燈就跟VBB的尾燈一樣,不算難找,但也不便宜。
因為老實講,鴨母復刻尾燈是復刻尾燈的最大宗,而且還有好多種版本可以選。但其中也有做得好跟做不好的,材質也有鋁製根塑膠製,大部分的復刻燈還無法裝老的燈殼.....但是復刻尾燈不是我們要探討的,我們要來看看老的長怎樣。


這顆SIEM的尾燈就是我的GS上用的尾燈,當然,後來拿去重電鍍了。請注意這顆機車的一字螺絲,是銅製的,而且形狀特殊,所以這顆若掉了很麻煩,用其他螺絲替代也會被內行的一眼看穿。


可以看到燈殼上有一些料號什麼的,反光片也是可以分離的。
燈體本身是「案幾」做的,就是鋅合金,也叫亞鉛合金。這種材質在整理時很機車,電鍍要先拋光、鍍銅、拋光再鍍鉻,而且非常少店家在做。當然真空電鍍或噴鍍也是另一種選擇。


這是背面的樣子。


燈裡面如果沒有這些字,那就非常有可能不是老的囉!
另外請特別注意,真正的VBB尾燈下面的那顆燈泡式雙頭尖的,跟上面那個燈泡不一樣喔!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老的鴨母尾燈在燈殼和燈體之前有一圈用來防水的白色橡膠。




就是圖中這個橡膠條。從圖中當背景的尾燈分解圖也可以看到整顆尾燈的構成,分別從內往外是:橡膠墊片、燈體本身、兩顆燈泡、燈殼橡膠墊片、燈殼、外燈體、反光片。
另外有趣的是按照原廠尾燈分解圖,把燈固定在車台上的是蝶形螺帽呢!
但是這燈殼橡膠在我第一次拆解尾燈時就脆成一斷一斷了。但別擔心,這種消耗品SIP上面有再賣,按我可以看

事實上,做得很好的復刻尾燈,可能除了內部的字體,裝上後可能看不太出來。那麼我們真的要花五倍甚至十倍的錢買一顆可能比較差或還要整理的老燈嗎?關於這點,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碼表

大家都知道VBA、VBB、GS150 VS5、GS160乃至GL、Sprint等等很多都是長得差不多菱形的表,那有什麼不一樣呢?

首先當然是四角P還是六角桃。上列除了六角桃Sprint('68後)是六角桃外其他都是四角的。然後當然我知道還有VBA和VS5的格子表(就是里程成那欄的數字是分開一格依格的)。其他但這篇並不是專文介紹表的,所以容我有機會再來介紹。


再來,有關於時速刻度上限:
鴨母是100km;GS150 VS4和GS160是120km;GL一般認為是最特別的110km。但其實在找資料的時候也有看過GL原廠是100km的,也看過110km的GT,有關表實在是另一項可以深究.的話題所以讓我們改天再聊這個。



坐墊


西裝條


有電門?沒電門?

2014年8月27日 星期三

A milestone of Vespa big frame--GS160 (2)魔鬼藏在細節裡之一

寫在前面

感謝前一篇各位車友的支持,也感謝好幾位車友的建議及指教。這一篇開頭將補充一下前篇漏掉的一些東西,接下來將深入介紹一些GS160的「原廠」零件。

每件事情每個人面對的態度都不同,玩車也一樣。每個人也都有自己喜歡的樣子,老話一句:自己爽就好,不需要迎合誰的口味。
我們每個人在整理每台車子時都有著不一樣的期待,有些人覺得只要有得裝就好,有些覺得裝復刻的沒關係,有些人一定要裝老的,有些人一定要裝NOS的... ...對於有得裝就好得隨時都有東西可以買來裝,我就不多提。如果你跟我一樣看到老品就會噴汁、看到全車老品就會高潮,就請你參考一下了,以免花了大錢卻裝錯了東西。

簡單來講,「原」是許多車友玩vespa的主要路線,GS160如何「原」呢?大概就這些重點囉!



補充前篇

由於前篇寫的倉速,寫完後才想到有兩點沒有寫,趕緊來亡羊補牢一下。


GS160特徵--有弧度的底板

來直接看比較圖


上圖是GS160、下圖是180SS,請特別注意圓圈處。
180SS與後來包含S、SV、rally乃至於百吉發等車種,面板往下到底板後就變成平的。
GS160則不同,面板連接到底板後仍維持一些弧度,簡單來講就是邊緣稍微往上翹一些。如果車台尚未組之前直接放在地上,會發現車台無法平穩的立在地上,這也是因為GS160底板是有弧度的。


MK1與MK2的不同--空濾

一樣直接看圖


左方是MK1的空濾,右方是MK2的空濾,長的完全不一樣。但在資料查找的過程中,發現很多外國車友也把MK1的空濾換成MK2的。更甚者,按照vespa慣例,絕對有很多例外存在,所以此點僅當作參考。


同樣是GS160引擎,裝著不一樣空濾是否有著不一樣感覺呢?



言歸正傳

補充完前篇遺漏的,接下來就對GS160一些「機車」的零件一一介紹囉!

MK2置物箱



MK2前箱很圓潤,真是超美的,所以也是後來其他車種要加裝箱子的方向。因為有需求,所以SIP乃至東南亞也都有大量的製造長這樣的箱子。原廠老箱的鈑金比較厚,再製的比較薄。但為了我們的GS,如何用肉眼分辨箱子的真偽呢?



首先是跟rally前箱的分辨方式一樣:把箱子翻過來看內部。
紅色圓圈裡有兩個焊出來的點是用來勾彈簧的。至於這個彈簧是用來做什麼的,聽說是用來固定工具袋的,但我用過不是很好勾哪!這裡就不深究了。
再來,黃色框框裡有兩根「C型」的板件,垂直的焊在箱子的兩側,藉以強化箱子的強度。但是某些做工精良的再製品也有這東西。
以上初步兩點確定了之後,我們就可以再往下另一個重點:製物箱蓋。




這是GS160 MK2置物箱蓋,可以看到裝置鎖頭的孔位邊緣有類似賓士的三個凹槽,這個再製品似乎都沒做,但也有老箱把這三個凹槽補起來的狀況。這個凹槽是為了裝GS160 MK2超特殊的鎖頭用的,因為鎖頭太難找了,所以再製品不會鑽了個鎖頭孔後還特地做三個用不到的溝槽。
如果以上三點都具備,恭喜你,你的前箱是正老無誤喔!
我車上的箱子是某台中車一堆的車友賣給我的,箱子是正老沒錯,但他買回來要的是鎖頭,接下來我找鎖頭才是一段漫漫長路。

MK2置物箱鎖

很多人不知道這個鎖頭。在我尋找這鎖頭的過程中,聽了無數次「啊不就一個鎖,買就有了啊!」對龜毛的車友來說,事情真有那麼簡單嗎?



你看這個鎖頭長的是不是很莫名?一付就沒裝好的樣子,還凸出來。這就是該死的GS160 toolbox lock。因為面有點類似正八邊型,所以國內也有車友叫它「八角鎖」。

為什麼要凸出來呢?讓我們從最常見的Rally前箱或Sprint側箱理解起。大家都知道,在rally或sprint的箱子上,在沒鎖的情況下要開箱子,只須把所用手往下一拉就可以開了。但大家在使用或改裝GS160前箱的時候,若沒有原裝鎖頭,大多都用類似信箱的那種鎖頭,不管開關門都需要用鑰匙。

而真正的GS160鎖頭,在沒上鎖的狀況下,要開箱門只消用手抓住凸起來的地方轉開即可,關上時也一樣,是不是比信箱鎖人性化很多呢?!

然而,如果我們是重視「方便」二字的人,我們就不會玩偉士牌了。我們就是要跟自己過不去,追求原裝的東西。

因為這顆鎖頭除了在GS160 mk2之外,從未曾出現在任何其他車款上,所以想當然耳很少人會為了數量這麼少的需求再製鎖頭。modernvespa上曾有人少量的定製長的一樣的鎖頭,印象中一個要價超過150USD,扯的是大家還用搶的,老品的價值就出三倍價都不見得買的到了... ...因位幾乎沒人賣啊!



這顆該死的鎖頭就是我想盡辦法才入手的。對於那些車子買來就有這顆鎖頭的人,我只能說你們太幸福啦!很多國外車友也找不到這顆鎖頭而用信箱鎖呢!



喇叭

講到GS160的喇叭,應該大部分的人都會說:「啊就貝殼喇叭啊!」其實沒這麼簡單。
喇叭可說是VESPA裡的一大學問,喇叭這麼多種,很多人都常搞混,國內就常看到車友50的喇叭裝鴨母,鴨母的喇叭裝GS,S的喇叭裝四角P九十,當然也有GS喇叭裝鴨母的。反正式喇叭大家就黑白道,喇叭這個有機會我用功點再另文介紹。
講到GS160喇叭我必須提一下下一篇才會講的:GS160有電門及無電門。有電門版本是DC,用的就是大家說的貝殼喇叭shell horn);沒電門是AC,用的是「非貝殼喇叭」。



這就是GS160的貝殼喇叭。貝殼喇叭雖然都是貝殼狀,但其實又細分很多種,幾孔、有沒有紋路等等。但這些都沒GS160的AC喇叭來的重要。

讓我們猜猜GS160 AC喇叭長怎樣:
線索一:GS160無電門板喇叭不是貝殼喇叭
線索二:是凸字喇叭
你應該會想答案是這顆



很抱歉,答錯。這顆凸字喇叭是咕咕鴨或細尬批ㄟ使用的。
再來個提示:
線索三:喇叭上的條紋是直的。
喔喔喔,你猜到了,是這顆:





很抱歉,又錯。你可能也見過有人鴨母或S裝這顆喇叭,但其實這顆縱紋上面有兩個凸點的喇叭,是四角P90、50在用的,是小車喇叭喔!很容易混淆的。
那,GS沒電門到底應該裝哪顆?
答案揭曉:

就是這台原漆GS上這顆。直紋,凸字,無凸點。
看不清楚?那我再拉近一點。



這是另一台原漆GS,是在台中某地下室拍的,現在車子應該在某個幸運的車友手裡。這台是我看過台灣最原的160之一,幾乎無可挑剔。不過如果是我,我拿到手第一件事就是把它拆光然後送烤漆,我什麼都可以追求原,就是受不了原漆那種髒髒又黯淡無光的樣子... ...台灣有很多有趣的獨特玩車現象,愛原漆就是其中之一,這是題外話。(好像不小心吐到很多人...XD)



這是我的GS喇叭。不致於找不到,但絕對比上面提過的橫紋凸字或直紋凸點難找很多喔!
也有看過台灣前輩車友把他當鴨母喇叭賣的。買到的人我猜現在應該裝在鴨母車上,趕快拔下來收藏囉!

同場加映,德版GS160(GS4)的Hella喇叭,這個在新竹某個田裡就有一台原漆的。德版的GS150似乎也用同一顆。



但德版比較少人玩,不是德版也不會少這顆喇叭來裝,不粿每次看到都覺得很有趣。


預告

這些資料在我要整車時實在無人可以請教,寫出來無非希望可以讓各位車友可以有可參考依據,若有謬誤請不吝指正,若有幫助也希望你多多鼓勵囉!

下一篇繼續講細節裡的魔鬼。敬請鼓勵及期待。

2014年8月26日 星期二

A milestone of Vespa big frame--GS160 (1)

概說

不管哪個領域的興趣,總有一些目標是我們一直想追尋的,而VESPA的GS車系,就是全世界偉士玩家追求的目標之一。GS共分為兩個排量:1955~1961年的GS150有VS1~VS5五個版本;1962~1964的GS160有MK1合MK2兩個版本〈當然也有人說series one和series two啦〉。
而我今天主要想說的是GS160,除了在下擁有GS160外,更重要的是GS160如同這便文章所下的標題一樣,GS160雖然產量既少生產年分也短,但卻為接下來的車款奠定了許多標準。
雖然GS160是家喻戶曉的VESPA車款,但我在整理他的過程中為了一些零件選用的考證過程卻十分辛苦,因為國內雖然有許多人有GS160,但真正全面了解細節的卻很少,了解的也不一定全盤托出,或是很低調的都不會出面,讓我們這些後輩玩家無從請教起。
接下來這幾篇的資料,多是我訪查各方車友及資料,甚至其中都是向不同國家的車友詢問才整合在一起的。所以我決定不藏私的把我對GS160的認識全盤托出,希望對正在玩/將要玩/想要玩GS160的車友有一點幫助。



這是一台1960的GS150 VS5,從龍骨上可以看到GS150屬於寬車台(widebody or wideframe),引擎腳的位置也完全無法和之後的車款共用,這也是為什麼GS150的玩家想上P或S等後來的引擎無法直上,需要裝一個引擎轉接座的原因。







這是1962的GS160 MK1,跟上面的GS150比較起來,會發現龍骨已經跟後來車款一樣,引擎腳也和S、P等相同了。雖然GS160不是第一台窄車台的車,但GS160的出現卻正式宣告寬車台時代的結束。









另外關於GS的相關訊息請先看車友頌ㄟ的這兩篇文章
[難滅的經典] GS160 及 180SS - Part 1. 跑車系略說

[難滅的經典] GS160 及 180SS - Part 2. 之前是啥? GS 160 前傳



車型特徵

有了基本的概念後,我們來看一下細節。
GS160和其後繼車種180SS有很多通用,但卻跟其他任何車種都不通用,例如哈姆、輪框、避震器以及部分的引擎料。
究竟GS160得特別之處在哪裡?
另外,要辨別一台GS160的真偽,除了引擎本身外,從外觀也要如何輕易辨別呢?

前叉



嗯,大家都看得出來,這是一台rally200,只是要請各為看清楚一下他的前叉,就是跟VBX、Sprint、super、GL、GT....等等型式都一樣的最普通的前叉。可以看見共有三根東西:彈簧、阻尼和前叉本體。


這張圖是GS160。前叉是兩根,前面那之是前叉本體,後面那支是阻尼和彈簧二合一。這樣的設計在VESPA大車上首度由GS160出現,接著是180SS,再來就是P系列了。
喔喔,所以或許你會有GS160避震效果一定跟P有得拼的錯覺?
很抱歉,讓你失望了。雖然一樣是「兩支」前叉,但內部設計還是差很多,避震器固定的點更是不一樣,所以避震效果或許比「三支」的前叉好一些,但跟後來的P車種還是完全無法比擬的。

哈姆(剎車鼓)、輪框


GS160的哈姆是車子最美的部分之一,因為用這哈姆的車型太少,所以幾乎從無復刻及再製品,想買只能買舊的。
我就曾經因為剎車鼓失去真圓度,還特別訂做了製具去車一個剎車鼓逼到哈姆裡。換做其他車子遇到這狀況,買一個就得了,何必這麼麻煩。


我們看一下同一台RALLY,他的哈姆就如同S、SUPER的一樣。輪框當然也是兩片式的,拆下來後一片比較後一片比較薄。


這是GS160,前後哈姆呈放射狀,而且前後通用,180SS也相同。
輪框也是特殊的,也跟180SS共用。輪框兩片拆下來一樣寬,所以GS160往往給人類似汽車「深唇框」的那種感覺。

肚子〈side panels〉


眾所周知,GS和SS的肚子很大。以我們現在的審美眼光看來肚子很大或許特別美,但當時的設計可不是為了讓你覺得美才做這麼大的。因為這兩台車的引擎相同,空濾那個便當盒位置的關係讓肚子非得做比較大才裝的下。按照modernvespa的車友表示,SS的肚子可裝rally,拿rally的肚子裝SS可是合不起來的唷!
來看ㄧ張比較圖吧。

所以肚子是GS160和180SS最大,rally為了在肚子裝備胎所以又比SV大ㄧ些。其他就各位自己比較囉!




版本

區隔

GS160分為MK1和MK2兩個版本,車台及引擎編號以VSB1為族群,號碼從1001~61000。
(當然,這是以義大利及歐陸市場來講,其他國家市場會有些有趣的編號)
GS160生產只有三年,所以很難真正劃分MK1跟MK2的年份,一般以1963作為分隔,1963同時有MK1和MK2生產。
車台編號部份(引擎號碼請以車台號碼做參考)官方似乎也沒有明顯分隔。按照scooter help的區隔,1963年編號VSB1T-31580以前的是MK1;1963年編號VSB1T-31581以後的是MK2。
不過我認為這個號碼僅供參考,因為除了號碼區分外,車台和引擎都有其他辨別方式。

置物箱

GS160辨別MK1和MK2最容易的方法,就是MK1位於尾登上方的製物箱。這個製物箱是直接在車台上開一個孔,利用了本來用不到的空間來置物。但這樣的設計是成功的嗎?答案很明確是否定的,因為如果是好的設計在之後的車款就會延用,但這個有趣的置物箱在GS160生產到一半就受不了取消掉了。在我實際看過這置物箱之後認為失敗的原因在單純不過了:根本放不了什麼東西。

GS160 MK1車台最特別就是這個屁股的置物箱,是VESPA空前絕後的怪設計,卻也是VESPA玩家最津津樂道的有趣設計。











而MK2取消了原本車台後方的置物箱,在前方面板靠駕駛端裝了一個箱子。這個箱子顯然廣受好評,讓接下來的180SS、rally乃至P系列都在相同地方裝置物箱。


GS160 MK2的前方置物箱。




















引擎

這邊要說的引擎不是指引擎的內部,而是引擎CASE的外觀可以快速而解單的辨別。我們直接看圖片。

這是GS160 MK1的引擎CASE,請特別注意圓圈裡長的樣子。













這一樣是160,但是是MK2,請比較一下這張圓圈裡跟上一張的差別,是不是一眼就能分辨出MK1或MK2呢?












但我要特別補充一點:
是不是看到像MK2這樣的CASE,又是氣缸進氣的引擎,就代表他是一顆GS160 MK2呢?
這可不一定喔!因為180SS的CASE本體跟GS160 MK2幾乎一模一樣,要辨別只能從其他地方。曲軸型是不同,汽缸當然不一樣,但如何一眼辨別呢?答案就在風盤螺絲的數量。GS160風盤螺絲只有三顆,但180SS跟後來的rally一樣,都有六顆螺絲。
問題又來了,這樣看一定準嗎?我們再看ㄧ張照片。






















特徵一:氣缸進氣。特徵二:風盤有六個螺絲孔。
結論:這是180SS引擎。是這樣嗎?
錯!!
這是一顆GS160 MK2改180SS肚內的引擎!
所以用看得只能分個大概,魔鬼藏在細節裡。
這是我的GS160引擎,為何要換成180SS肚內呢?是為了排氣量嗎?
嘿嘿,這就賣個關子,下次引擎改好再來跟大家報告囉!


魔鬼藏在細節裡,所以下一篇,就是GS160非常特別的、常被人忽略的一些細節。這些細節決定了車子漂亮用心與否,而且我為了找這些資料做了非常多的功課,敬請期待^^

2014年2月12日 星期三

P series(一)--vespa new line

VESPA  P series



















所有vespa的車系中,P系列從1977年生產到現在還在繼續(雖然在2007年有一度喊卡,所以2008~2011是沒有生產的),全世界總產量超過三百萬輛。


同時,P系列也是最多人做為入門車的車種,而如果要改裝大車,P系列也是最多人的選擇。
現在在台灣街頭看得到阿伯們騎的偉士牌,大概也只剩下P系列比較見的到。

然而,一般聽到P我們腦子馬上有一個影子出現,但是在細看到PX、PE、PS、P150X、PX150E、P200X....這麼多P來P去擦來擦去,其中究竟有何分別?P series的歷史又是如何呢?
下面針對VESPA原廠車型介紹,請大家先忘記台灣偉士伯生產的P,更把比雅久和百吉發忘記,這些放到後面講。
先看一下P在1977到1990生產了哪些型號







分類

雖然P系列產品線這麼多,官方卻沒有明確的分成幾代幾代的,造成後續的我們頭看得有點暈。不過也許當初piaggio也想不到一個車種可以生產三十幾年都沒有改變主架構吧(笑)。
下面是引用英國人的分期,把PX分成mk1、mk2和Disc,這樣大致切下去就比較可以了解箇中差異了。再提醒一次,目前介紹的不包括台灣偉士伯自己製造的車種喔,這些等到下篇談。

PX mk1

MK1於生產期間是1977~1983,有80、100、125、150、200等五種排氣量。
這期間生產的P有幾個特點:
  1. 前箱比較小、前箱鈑金較薄,線條比後期稍圓一些
  2. 電門鎖在龍頭上座,碼表比較小,指示燈跟表分開在龍頭上
  3. 前搖臂較細,軸心比較小,軸承比較容易磨損
  4. 125跟150的版本是白金點火,200是電子點火
  5. 舊型的齒輪箱
  6. 早期有些國家版本是沒有方向燈的
  7. 有預混及自混版本
  8. 1981年後生產的MK1開始有用到MK2的零件,比如粗心前叉













沒有方向燈的PX線條看起來是不是簡潔有力呢?






































這張就看得出來有方向燈跟沒方向燈兩個版本前面線條的差異

























沒方向燈的屁股線條很美啊!





















PX mk1的細節


PX mk2

阿多仔的MK2,可視為跟偉士伯台產PE(PX150E、P180D)同期,但當然還是不一樣啦。阿多仔的mk2指的是1984年之後到1998碟煞板(台灣通稱的PX98)之前的P。這段期間的P幾乎沒什麼變化,但跟mk1比起來1983年後的P有這些不同:
  1. 煞車鼓改良、避震阻尼及彈簧提升
  2. 比較粗的前叉心
  3. 鼻頭造型不同
  4. 齒輪箱改進
  5. 比較大的置物箱,蓋子也較大
  6. 全車系皆有方向燈
  7. 捨棄mk1龍頭,改成較大的表(此尺寸沿用至今)
  8. 某些國家(例如英國)全車系自混機油
  9. 肚子固定方式從老式側邊拉勾改成椅墊下方的拉勾
  10. 龍骨三角毯從老式的兩片關刀壓著橡皮墊改成一體成型的塑膠片。
  11. 比起無方向燈的肚子,後期肚子形狀些微寬一些。
  12. 取消龍頭電門鎖,跟龍頭鎖整合在一起。
目前想到/看到這些,一定還有些地方(後輪軸、十字等等),那些就先不細究了。

其中我最想講的,就是第七點大圓表:

你應該有看過這個上蓋,就算沒看車友裝過,如果你曾上X東網站逛的話也會看到,這張照片就是從該網站借來的。你或許像我一樣有聽過台灣車友稱它為「PX98的上蓋」。但這上蓋是1998年才出現的嗎?








眼熟嗎?這顆表。
你一定聽車友說過這是PX98的表。
事實上這是一台電發的1985 PX150原廠表。







這是改98的頭嗎?
錯。
這是一台1984年的PX200E。原來在我們台灣蛋表的時期,外國PX早已換成大圓表囉!










這是1998 PX,眾所周知PX98已(M09)經是碟煞,龍頭上座長的其實差不多,而且後照鏡還是像以往是從下面鎖一支「飛鏢」出來固定,而不是上蓋開兩孔插進去的。






這是PX 2000之後的頭,可以看到右邊多出一塊擋住總泵的殼,這樣從前方比較好看,而上蓋上也開了兩孔已變裝置後照鏡。而更後面的頭...似乎都是一樣的了。







有點離題了。為什麼我會在PX的頭上著墨這麼多呢?因為我一直很疑惑為什麼碟煞的頭有兩種,也疑惑當台灣改圓表為蛋表時外國P的頭到底長怎樣。考究的結果是:就長的像上述的大圓表一樣。
至於其他mk1與mk2外觀上的不同,留待下一篇專探台灣P系列時再說囉。

PX Disc

VESPA在1998(代號M09)年有了大變革,除了第一次推出搭載四行程引擎的ET4之外,生產持續了二十年的PX也在這一年推出原廠碟煞的款式。
碟煞的PX跟過去的PX有著一些改變:
  1. 首先當然就是碟煞的套件。
  2. 椅子形狀變得比較圓潤,型式也從傳統的鐵骨加彈簧加海綿,變成塑膠骨加泡棉。
  3. 1999年後為了符合歐盟環保法規,PX125和PX150將排氣管變的環保,也加了二次廢氣回收的裝置。但馬力輸出變小。
  4. 2000年(代號M18)後大燈變成跟現行相同的透明大燈。

這就是PX 1998年式,可以看到所謂的「五星盤」代替原本的哈姆。








然而,因為環保法規的關係,PX在2007年吹起熄燈號,所以在2008~2010的VESPA生產線上是沒有PX的。

特別一提,在2007年PX吹熄燈號之前,piaggio為了紀念PX三十周年(1977~2007),推出了最後一批名為「PX 30 anni Ultima Serie」現量一千台的PX,每台上面都有銘牌編號。

PX 30 anni Ultima原廠配有小風鏡、後架、白邊胎。這個形象也成為後來PX愛好者改裝的目標之一。







幸運的是,PX的命運沒有就此結束,PX在2011年改良環保裝置(聽說馬力表現又下降?!)符合法規後,又重新上市,不過這次只有125跟150版本。


改良的椅墊,類mk1的鼻頭,新配色,於是PX又在scooter界風靡全球。

下一篇還是講P series,將對台灣偉士伯的P系列(px150e,etc.)和PX mk1也就是台灣早期的P(p150x,etc.)進行細部比對










Owner→User→connoisseur





Owner→User→connoisseur


vespa如同所有的機車一樣,都是為了實用目的而存在的。

在台灣,Vespa60年代是只有醫師、公務員才買得起的高級品,後來70年代成為嫁女兒的嫁妝,及大街小巷都看得到的主流交通工具。到八零年代日本速克達興起,偉士牌逐漸被市場淘汰,民眾大量報廢偉士牌機車而轉向塑膠車(非鐵殼速可達)的懷抱。至90年代慢慢有人將老偉士牌當成非實用性交通工具收藏及研究。21世紀後至現在,「玩偉士牌」已經成為顯學。

從「有偉士牌」到「騎偉士牌」,到現在「玩偉士牌」,偉士牌的世界並不複雜,那要從哪裡開始?






Piaggio公司


Piaggio公司歷史悠久,成立於1884年。就像BMW本來是做飛機的一樣,Piaggio公司在成為速克達大廠之前也是從事飛行產業,甚至在更早還做過鐵路車廂一類的。

有關VEPSA及piaggio公司的歷史網路上資料眾多,我就不在一一覆述,可以參考以下資料。


車友頌ㄟ在「Vespa Sth. Someting 」中對vespa歷史的敘述

wiki中對偉士牌的敘述




台灣的偉士牌

「偉士牌」是「Vespa」的音譯(Vespa義大利文指黃蜂),而「偉士伯」則是將「偉士牌」引進台灣、以及在台組裝的公司。根據資料顯示,偉士伯公司前身「王福記貿易公司」自1958年從義大利引進VESPA,並於1965年公司成立後除了進口整車外,更在台組裝VESPA機車,甚至到達85%的自製率。1997年偉士伯覆與Piaggio簽約,將新一世代免打檔的VESPA ET4(大中華地區因諧音關係改名作ET8)在台生產,開創了另一個VESPA滿街跑的景象。直至2003~2004年,ET8在台停產,偉士伯生產偉士牌就這樣走進歷史。

2011年四月,香港商太古集團在台灣代理了新型VESPA機車,在太古代理進口之前,雖然也有部分貿易商進口,但卻因為少量進口售價頗高,在太古代理後VESPA新車才又在台灣街頭出現。

Large frame & small frame

看完這些「不一定要知道的事情」後,「偉士牌」這麼多款,我們該從哪裡開始呢?
先撇開排氣量。每台都年紀不輕的偉士牌,早年可能因為車台損壞而換了不同種的車台,到後來也可能因為喜歡某車型的外觀而將引擎改成某車台的,所以光看車台外觀無法百分之百預測引擎種類,反之亦然。
Vespa的車台不同於Lambretta,Vespa車台都是一體成形的。
可粗略以外觀分成大車和小車(國外稱之Large frame & small frame)。
最明顯的特徵是:偉士牌引擎偏右,大車的右邊肚子(side panel)是可以拆下以維修的,而小車的右邊通常是以「邊蓋」( panel door)呈現。






















這是屬於Large frame的Rlly 180,可以清楚看到兩邊肚子跟車台間有黑色膠條。























這是屬於small frame的90,可以看到兩邊肚子跟車台是連在一起的。



但凡事都有例外。台灣就可知有比雅久飛豹100、飛豹125是small frame,然而兩邊肚子卻可以拆下。

這就是飛豹125











作為入門,大車or小車?

最常見的大車(big frame)就是PX、PE等P series(P系列實在太多分支,我覺得這麼稱呼剛剛好),年代往前有SV(sprint veloce)、S (sprint)等,這些都是比較常見的入門車。想一次到老一點的可選super(VBC)、鴨母(VBA、VBB);更老一點的VNB、VB1等也都是經典車,特別一點的可以找GT、GTR;經典跑車GS150、GS160、180SS、rally200更可以一次到位永不後悔。

最常見的小車就是90了,其中又分扇表、圓表、叩頭;喜歡小車不在意馬力又要有收藏價值的可以找50(前輩阿布拉那台除外,那台真會跑);要小車好看又會跑就找primavera或ET3;現代一點就找好騎又便宜的PK(不過這兩年經過有心人炒作玩家巧手,也變得沒這麼便宜了)吧。
一般有小車都不會跑的觀念,其實原則上是的,不過經過升級或改裝,小車也是可以嚇嚇叫的。


這樣乎哩拉雜看下來似乎每台車都是好選擇,沒錯,我就是覺得每台車都是好選擇。我認為,對於玩車,擁有的車種年紀和等級可不是玩車玩得好不好的標準,態度才是玩車玩得好不好的標準。咳,這個話題到這邊就好,要砲人我改天寫一邊專門砲(笑)。


小車小巧可愛,大車肚子大大也好看,青菜蘿蔔各有所愛,每個人的選擇都不進相同(就像每個人喜歡的妹也可能不同型嘛)。

像我個人對車子有兩個標準:
1、好看(這東西很主觀,無所謂對錯)(我指的是車子本身,至於外觀配件...就有公共價值觀了)
2、性能(包含引擎表現、操控性等等)
3、維修保養方便性
按照我這套邏輯,不好看的車子再會跑我也不喜歡(不然我騎現代車就好啦)、好看又會跑的車修起來卻求助無門或被一家車行綁死的車我會退避三舍(lambretta在台北就是這樣)... ...
這只是我個人的邏輯,一定有人反對,這只是參考。
或許滿足這些所有需求的車並不多,不過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我覺得怎麼轉比較好留待後續分享。

每台VESPA老車,都見證了鐵殼速克達曾經不便宜的年代,甚至可比房子貴、還可以當嫁妝,也經歷了鐵殼速克達大量被淘汰報廢,現在再流到新車主手哩,重新一次的被呵護。
車子不會講話,我也很難矯情,但老車能留到現在,每一台都有它自己的故事。我們沒辦法決定它的過去,但我們確實掌握了它的現在和未來。

下一篇是全世界產量最多,也是生產時間最長,也是性能最好,也是最多人的入門車系介紹,沒錯,就是P series。